当前位置:仪器交易网 » 公司 » 北京中恒日鑫科技有限公司

在线沟通:

没有合适的产品?是否在线询价?
询价标题
联系人
电话
主要内容
验证码  
产品目录
产品搜索
 
联系我们

公司名称:北京中恒日鑫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汪先生

电话:010-64127897

手机:15101169516(微信同号)

传真:010-64127897

邮件:15101169516@163.com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漷兴二街4号2幢1层022

会员站:http://www.bjzhrxkj.com

手机站:http://m.bjzhrxkj.com

新闻中心

水质监测行业多态势发展抢夺300亿市场空间!

发布时间:2018-04-19浏览次数:1057返回列表

近日,为期两天的博鳌论坛2018年年会在海南圆满落幕。本次年会正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主题为“开放创新的,繁荣发展的”,来自各国的2000多位嘉宾汇聚一堂。年会召开期间,论坛专题讨论了生态文明建设,多个分论坛涉及生态环境保护议题,彰显出各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环境保护还需监测先行。作为环境保护细分领域的水质监测行业,自然也备受瞩目。水质监测是监视和测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监测范围包括未被污染和已受污染的天然水以及各种各样的工业排水等,其细分领域包括了水质监测设备和水质监测运营服务。随着政策的调整和市场规模的发展,水质监测行业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呈现出各种态势。
  
  水污染防治政策出台 水质监测多点开花
  
  2018年伊始,我国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严格规范了我国未来的水质保护工作。其中多处涉及环境监测领域,譬如:
  
  第二十五条,建立水环境质量监测和水污染物排放监测制度。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水环境监测规范,统一发布水环境状况信息,会同国务院水行政等部门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水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对水环境监测的管理。
  
  第二十六条,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工作机构负责监测其所在流域的省界水体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并将监测结果及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有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机构的,应当将监测结果及时报告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机构。
  
  除了上述两条以外,新规还提到要“建设地下水水质监测并进行监测”、“防渗漏监测”、“工业集聚区安装自动监测设备”等等,表明水质监测与水质保护两项工作基本是并行的。这项规定的实行也将为水质监测行业提供不同的发展方向,譬如针对工业生产企业的自动监测设备、面向监管部门的在线监测仪器和实验室水质监测仪器等等。与仪器设备相配套的,还有相应的水质监测运营服务。
  
  水质监测市场将达300亿元 企业迎来机遇与挑战
  
  有关政策的制定为水质监测行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也指明了方向。当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政策驱动和需求升级的双重加持下,水质监测产业迎来发展机遇期。根据人士预测,“十三五”期间水质监测行业的政策力度有望远超以往,市场规模将达300亿元,增长空间达数倍。无论是水质监测设备还是水质监测运营服务,都将迎来巨大商机。
  
  行业不断发展,企业数量也会随之增长。由于我国水质监测行业起步较晚,过去水质监测设备基本都靠进口,市场大多被海外厂商占据。不过近年来随着部分具有知识产权的企业崛起,国产水质监测仪器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不小的提升。从引进和吸收国外技术到研制开发,我国涌现出聚光科技、先河环保等为代表的企业,大量颇具实力的中小型企业也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飞速发展,甚至能够与哈希、岛津等海外品牌相抗衡。与此同时,大批海外企业也纷纷入驻市场,以期在水质监测市场分一块“蛋糕”。这一现状对水质监测企业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挑战在于进口产品占据技术,而目前产品在高端市场仍然力不从心;机遇则在于技术和管理理念的引入将为企业带来革新。
  
  在线监测仪器成“香饽饽” 企业有望一体化发展
  
  在机遇和挑战面前,水质监测企业必须找准方向发展。传统的水质监测主要以实验室仪器分析和人工现场采样为主,这两种手段都无法满足当前水环境管理的需求。与之相比的是,水质在线自动监测开始“站上舞台”,成为环境监管部门以及自我监管企业的。研发和生产的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器和系统,将是水质监测设备行业的一大发展方向。
  
  与此同时,水质监测设备和水质监测运营服务也不再完全割裂、运行。不少水质监测仪器既负责仪器设备的研发和生产,还提供相关服务。形成这种兼具设备和服务的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有望成为水质监测企业发展的一大选择。
  
  在高达300亿元的水质监测市场面前,每一家企业都希望能够获得巨大的市场空间,但是这片市场已经不是有待发掘的“蓝海”。面临同行以及海外品牌的双重挑战,只有尽快找准方向,积研发满足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才能在群雄逐鹿之中占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