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仪器交易网 » 公司 » 南京毫特科技有限公司

在线沟通:

没有合适的产品?是否在线询价?
询价标题
联系人
电话
主要内容
验证码  
产品搜索
 
联系我们

公司名称:南京毫特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陈定学

电话:025-85637775

手机:18952043775

传真:025-85637775

邮件:shmlt2005@163.com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汤山镇迎宾路29号(养龙山庄)

会员站:http://www.106s.com

手机站:http://m.106s.com

新闻分类
新闻中心

2018年质检系统计量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8-03-31浏览次数:1055返回列表

2018年质检系统计量工作要点

2018计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质检工作会议精神和质检总局“质量提升行动年”各项工作任务要求,聚焦“五位一体”、“四个”的战略部署,围绕创新驱动、质量强国、质量提升等重大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创造性地推动《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落实,积应对单位量子化变革,努力构建以量子计量为核心的现代测量体系,充分发挥计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支撑和作用。

一、助力质量提升

(一)开展计量基准标准能力提升工程。强化计量基准战略资源地位,应对单位制量子化变革,开展量子计量基础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围绕质量提升行动需求,建立、改造、提升一批计量基准标准。积参与计量比对,保障我国量值与的可溯源性和等效性。

(二)开展标准物质质量提升行动。深化标准物质供给体系结构性改革,完善标准物质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标准物质定级鉴定证后管理,对标准物质进行系统核查。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材料、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研制并批准一批标准物质。

(三)推进“优化计量 提质增效”活动。围绕振兴实体经济和提质增效的要求,以“服务 质量零缺陷”为主题,聚焦企业在质量控制、分析测试、仪器仪表检定校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计量难点和痛点问题,有针对性地为中小企业实施计量施“测”服务。开展仪器仪表产业计量状况调研和需求分析,推动仪器仪表质量提升。

(四)加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体系建设。依法系统梳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推进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升级换代,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加快提升计量公共体系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五)提升重点领域量值数据质量。加强对重点领域实验室出具测量结果的管理,有针对性的开展提升实验室测量结果计量溯源性专项行动,切实提高实验室测量数据质量。加强计量比对工作研究和计量比对结果运用,积组织计量比对,充分发挥计量比对在统一量值中的作用。

(六)深入开展工业计量标杆示范活动。联合相关部门在范围内推荐形成批工业计量标杆示范单位,总结企业应用计量促进质量提升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并进行推广示范和宣传,引导企业建立完善测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发挥计量对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支撑和作用。

(七)积实施法制计量组织(OIML)互认证书制度。深度参与计量互认制度改革,加快互认进程,针对各相关方开展新证书制度的宣贯,强化参与技术机构的培训和能力提升,带动计量器具产业与接轨,推动计量器具制造企业开展对标活动,不断增强企业技术和创新实力,提升品牌竞争力,推动计量器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提升计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八)推进计量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围绕和区域科技创新以及产业发展需求,合理规划和推进计量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通过产、学、研、用有效衔接,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成果集聚平衡快速发展新格局,有效提升计量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带动产业协同创新。

(九)研究构建区域发展计量支撑体系。组织制定《区域发展计量支撑体系指导意见》,以“互补、协同发展、改革创新、开放合作、问题导向、有序推进”为原则,坚持融合、互认、合作、共享的发展思路,围绕区域发展重点,结合主体功能区划定位,建立计量区域发展合作机制,完善区域量传溯源体系,提高计量监管效率和计量服务水平,更好地以计量支撑区域协调发展。

(十)完善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调动和利用社会各类计量资源,聚焦产业发展瓶颈问题和计量测试需求,加强产业专用测量设备、测试技术和方法研究,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轨道交通等领域培育和建设级和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推动产业计量测试平台和联盟的建设。

(十一)加快完善计量技术规范体系。根据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及法制计量管理的需要,研究计量技术规范体系构架,编制计量技术规范体系表。积对接质量提升、制造业发展等中央部署的重点工作对计量的需求,启动一批计量技术规范。发挥各级计量机构的积性,参与计量技术规范的起草及征求意见等工作。提高地方计量检定规程制修订工作质量。加强计量技术规范与标准的协调。

(十二)助力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会同环境保护部门加强环境监测领域量值传递与溯源体系建设,提升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组织对重点排污单位在用计量器具强制检定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为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提供优质的检定、校准。

(十三)开展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活动。联合有关部门在范围内组织开展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活动,梳理在节能、减排、节水等领域开展计量技术服务的经验和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能源资源计量技术路线和服务方案,在范围内进行推广、示范。

(十四)持续开展计量专项监督检查。部署开展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监督专项随机抽查,打击净含量不准,秤准心黑等计量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深化计量体制机制改革

(十五)提升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强制检定制度的改革工作,建立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目录的动态管理机制,加强民用水电气表等计量器具的法制管理。落实中央“放管服”改革要求,科学分析强制检定制度的管理风险,提升制度改革质量。组织各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对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进行梳理,科学合理地确定强制检定范围,对强检目录进行评估,适时动态调整。

(十六)创新计量技术机构管理制度。逐步构建“目标明确、责任清晰、规范有序、运行”的计量技术机构管理体系。加强顶层制度设计,组织修订《计量授权管理办法》,统筹规划、开拓创新,建立健全计量技术资源配置机制。组织研究修订《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和《专业计量站管理办法》,研究建立计量技术机构质量评价体系,提升计量技术机构能力和质量服务水平。

(十七)推进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和制造许可制度改革。调研和梳理当前制造计量器具许可和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拟订改革方向,加强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制度取消后的后续监管工作,开展《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型式批准部分)》《计量器具新产品管理办法》等规章的修订完善。

(十八)促进计量校准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研究构建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计量校准工作多元共治格局。做好《计量校准管理办法》的规章制定工作,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校准市场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十九)推进计量单位制改革。跟踪量和单位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推进量和单位标准的整合、转化和修订。在调研的基础上,组织制定《限制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管理办法》,加强对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的事中事后监管。

(二十)积推进计量军民融合。会同中央军委有关部门,积推动计量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建立军民融合相应工作机制。加强计量军民融合顶层设计,积落实中央有关文件和规划的相关任务,推动计量军民融合相关规划发布。积推进计量资源的军民公用共享,开展军民融合计量科技协同创新,推动计量军民融合相关重大示范工程的落实。

(二十一)加快计量检定员与注册计量师制度合并的步伐。加快《注册计量师管理制度规定》、《注册计量师继续教育暂行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的制修订,做好注册计量师的管理以及注册等工作,有效提高计量技术专业人才队伍的能力和水平。

四、积推进计量化进程

(二十二)建立计量合作协调和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参加和区域计量组织活动的工作规则,提升接轨水平。加强组织技术活动对口工作组建设,扩大合作参与主体,支持计量机构开展合作,搭建信息平台,大力推动计量合作共谋共治共享。

(二十三)落实《“一带一路”计量合作愿景与行动》。对接战略规划,深化与沿带沿路计量合作,寻求合作契合点,推动建立合作机制。开展“一带一路”沿线重点计量制度国别比较研究,推动跨国跨区域互联互通,共享质量基础新成果。组织实施对外计量援助项目。鼓励“一带一路”核心区及相关地区计量技术机构发挥地缘,深化与中亚、东盟、非洲等计量合作。

(二十四)积参与计量治理体系变革进程。加强与OIMLBIPM等和区域计量组织合作,积发挥我国担任重要管理职务和秘书处的,运作好个OIML培训中心,组织开展计量研讨和培训活动。积参与和主导计量规范和规则制修订,进一步增强我国在计量规范和规则制定中的影响力,增强我国的制度性话语权。围绕重点计量器具和产业需求,组织开展计量规范中文版翻译行动。

五、加强计量自身建设

(二十五)推进计量法修订。全力配合法制办,进一步研究,高位推进,既要充分考虑目前市场经济运行的需要,又要兼顾未来计量规范发展的需要,将法律的稳定性与创制性结合起来,为未来计量的发展预设制度安排。

(二十六)加强政策理论研究。充分发挥计量战略咨询委员会作用,提高计量政策研究与宏观管理水平。坚持计量战略基础和质量技术基础定位,加强计量基础理论和战略研究。

(二十七)开展新一期规划前期研究。在做好《计量发展规划》中期评估基础上,紧密围绕新时期的新要求,坚持统一管理与部门协作相结合,聚集资源和,构建大计量工作格局,组织开展面向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新时期计量发展规划和远期发展纲要研究拟定工作。

(二十八)加强计量技术委员会建设。积完善计量技术委员会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新领域申请筹建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或工作组,推荐符合条件的参与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工作。完善省级计量专业技术委员会,为地方计量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二十九)加强计量宣传与文化建设。会同团中央、科协联合组织开展计量科普创新创意大赛。结合2018年计量日主题“单位制SI的量子化演进”,组织举办推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宣贯和培训活动。组织开展SI单位的相关研究工作,宣传SI单位重新定义的重大意义。利用计量日和其他重大活动,组织策划各类计量宣传活动。加强计量通俗化、大众化宣传,创新计量文化表现形式,大力传播计量文化。

(三十)加强计量信息化建设。配合总局EQTS系统建设,统筹推进计量信息化建设。联合相关部门推动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充分发挥计量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适应大数据管理需求,创新“互联网+计量”监管模式,加快计量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和应用系统整合,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可溯源的大数据基础。

(三十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努力打造廉洁、公正的计量队伍形象。

(来源: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计量司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