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仪器交易网!手机版|供应归档|本站服务|添加收藏|帮助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料 » 其它资料

免疫耐受的临床意义

Word文档
  • 文件类型:Word文档
  • 文件大小:10M
  • 更新日期:2013-02-20 15:17
  • 浏览次数:8206   下载次数:6147
进入下载
详细介绍
免疫耐受的临床意义 先,免疫耐受的诱导、维持和破坏影响着许多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人们企图诱导和维持免疫耐受性来防治超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移植物的排斥反应。某些感染性疾病以及肿瘤生长过程中,设法解除免疫耐受、激发免疫应答将有利于对病原体的清除及肿瘤的控制。

  根据免疫耐受发生机制的多样性,对Ⅰ型变态反应患者诱导免疫耐受的可能途径是通过B克隆清除或主动抑制。处理的方法有注射表面高密度多聚耐受原、变性蛋白抗原或脱敏疗法等。

  自身免疫病的发生至今认为主要与自身耐受的破坏有关,去除导致耐受破坏的因素,当然有利于对自身免疫病的防治。

  现代医学虽然已将古人幻想的器官移植变为现实,但同种异体免疫排斥现象仍是器官移植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免疫抑制疗法上的进步有利于延长移植物存活,但非特异抑制所带来的副作用仍有待解决。若能将特异抑制(免疫耐受)成功地应用于临应,收到较好的效果,无疑是在此领域中的重大突破。

  免疫耐受的临床意义在麻风及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患者中,若体内出现良好的细胞免疫应答,虽抗体生成低下或甚至缺如,临床预后仍良好,并常伴随有效的防御性免疫。反之,如细胞免疫水平低下,抗体效价虽高,而预后较差,多呈进行性感染。这种分离耐受现象对感染性疾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伴有轻微的肝炎病变,可能与新生期发生感染而使机体对病毒产生部分耐受性有关。

  在对肿瘤患者的免疫治疗中,解除患者的免疫耐受状态也是一项有意义的措施。近年,美国两家实验室报导将一种协同刺激因子B7的基因转染黑色素瘤细胞,并用这种转染细胞进行防治黑色素瘤的实验性研究,获得可喜的成功。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开阔了新的途径。


 
 
[ 资料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下载地址
 
  • 会员指数:
  • 企业认证:         
  • 联系人:杨小姐(先生)    
  • 电话:021-52961052
  • 手机:18201748966,13524666654
  • 地区:上海
推荐资料
本类下载排行
总下载排行